查看原文
其他

数学家及物理学家张宗燧小传

2016-06-20 科学家



张宗燧

张宗燧,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家,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。


张宗燧是第一位在剑桥大学开课的中国人。作为剑桥哲学会会员,被收录到美国《世界名人录》(1950年刊出)。

1915年6月1日张宗燧生于浙江省杭州市。他出身名门,是著名哲学家、政治活动家张东荪的次子,母亲吴绍鸿贤惠持家。中学时的张宗燧受戴铁君先生启蒙,即对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1930年,年仅15岁的张宗燧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,次年转入清华大学,受吴有训、赵忠尧等名师指导。1934年入清华研究院。1935年物理专业名额仅一人,吴有训建议张宗燧改考天文专业,张宗燧随即考取“美庚款”,后去紫金山天文台实习半年,准备赴美。然而,张宗燧还是钟情于数学和理论物理,于是他放弃“美庚款”,次年报考“英庚款”数学专业。

1936年,张宗燧入剑桥大学数学系,受业于著名统计物理学家福勒(R.H.Fowler),两年发表了7篇论文,获博士学位。张宗燧在“合作现象”领域,特别是关于“固溶体的统计理论”,取得优异成果,《贝特的有序无序相变理论在合金上的推广》及《一个系统的位形数目与合作现象》等优秀论文,使他开始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知名。

1938年,福勒推荐张宗燧去尼尔斯·玻尔(N.Bohr)领导的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。他有幸会及狄拉克(Dirac)、泡利(Pauli)、罗森菲尔德(Rosenfeild)等人,并从事量子理论最前沿的研究。

1939年,张宗燧到瑞士高等工业学校,在泡利身边工作,写出了他的第一篇量子理论的学术论文《包含介子的过程对于方位角的依赖》。1939年1月,在一封推荐信中,玻尔写道:“在哥本哈根的半年来,张显示了很高的学术才能和人品……他在莫勒教授指导下,研究了核理论新发展中的各种问题,特别是β蜕变现象。张在处理新的复杂的数学方法上表现出十分不平常的水平,并且还能最透彻地理解其物理内涵。”

1939年秋,张宗燧受中央大学之聘回国,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,继续从事量子场论和统计物理方面的研究,在英国《皇家学会会刊》及美国《化学物理杂志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。他为量子场论形式体系的建立,做出了出色的贡献;在高阶微商、高自旋粒子理论方面,也有若干前沿性的工作。

1945年,抗战胜利,受李约瑟推荐,张宗燧再次赴英工作,时年30岁。1946—1947年,他在剑桥完成4篇高水平的论文。他提出要在剑桥开课,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予以支持并安排他讲授场论,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步上剑桥讲坛。有鉴于统计物理合作现象理论和建立量子场论形式体系的重要贡献,张宗燧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,成为剑桥哲学会会员,并被录入美国《世界名人录》(1950年版)。

张宗燧在北京大学讲授热力学和原子核物理,并指导研究生,后来为中国国防科学作出重大贡献的于敏,就是他的第一个研究生。由于他擅长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,1951年开始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合聘研究员。

1956年底调入数学研究所,任一级研究员,理论物理研究室主任。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,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。一生共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及两本专著。

1969年6月30日,张宗燧因受政治运动冲击在北京辞世。


本文刊登在《今日科苑》杂志2016年3月刊《大家》栏目。

      《今日科苑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、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、社会性科技期刊。致力于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作用,搭建老科技工作者与青年科技工作者联系沟通的平台、老科技工作者向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授做人做事做科研经验的平台、老科技工作者培养扶持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平台。

投稿、转载或法律相关事宜请邮件联系

邮箱:kjxbjb@126.com

 

长按,识别二维码,加关注

微信号:kexuejia2016

推 荐

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

长按,识别二维码,加关注

微信号:zglkx20151020


↓↓↓ 点击"阅读原文" 【查看更多信息】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